節儉可以保證供應豐富的生活,但是人們在實踐過程中可能會發現很難做到這一點,尤其是在面對不斷變化的科技產品。很多人每隔幾個月來取代手機,造型更輕的新數字網絡化的電腦和電視總是能吸引消費者。
澳大利亞每年的消費電腦和電視機比分別在4000年和4000年,公眾對科學的興趣和技術使其國內電子元件損失率是其他國家的三倍。
幾天前,一個革命的“回收”為主題的報告發現,2011年和2012年之間,約2900萬多名澳大利亞電腦與電視的消亡,但是復蘇率僅為10%。事實上,95%到98%的材料可以回收,從1噸電腦浪費黃金超過來自17噸金礦,許多可重用的材料被直接填埋。
電子元件回收不僅可以豐富的資源,但也可以有效地控制電子元件填埋。各種各樣的有毒、有害物質在電子產品可以進入地下水源污染。澳大利亞西部的水源主要來自地下水,如果水被污染了,后果是難以想象的。電子廢棄也許是方便和便宜的方式,但是未來是要支付更多的環境和經濟成本來解決不良影響。因此,杜絕浪費,提倡節儉是更重要的。
去年,澳大利亞政府的直接干預,引入了一個回收電子元件和電視節目,供應商而不是納稅人納稅為國家400垃圾交貨地點,預計到今年年底,人們可以享受回收服務行業資助的。運動不但對那些致力于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電子產品受到政府或盈利性企業,注重環保企業也提倡實踐。